当然,还有个别用户,会问到。万一,联系不上我,也联系不上我的亲人,这种情况怎么办?—— 此时,还有最后一个办法,就是通过你的身份实名信息,联系你户籍地派出所,让他们帮着联系你的亲人。
日前,在央视某电视节目上看见了这样一个镜头:有一群老年人正在一个公园里快乐的合唱,但随后快乐的气氛却被电视台主持人的一个问题嘎然打断。因为主持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场有谁立过了遗嘱请举手?惹得大家很不高兴,现场便有人当场反驳,都活得好好的立什么遗嘱啊?
可想而知,谈到遗嘱那就是和死亡沾边的事情,尤其在是老年人群体中间,那一定是一个晦气的话题。不但会引发反感,甚至会让人觉得有些“恐怖”。不过最近有一个平台却专门搞起了就与遗嘱有关的服务,但是此“遗嘱”非彼“遗嘱”,在这看似恐怖的称呼背后,实际上推出的却是一种保函着人生真情的温情服务。
打开这个线上遗嘱平台可以了解到,所推出的是被称之为“日常重要事务记录”和“专业遗嘱制作”的服务。可将用户生前不方便告知或未及时告知的遗嘱、遗愿、隐私、财产信息及尚未表达的情感等重要信息存放其中。平台会通过非常多的专业方式,主动关注用户的健康状态。一旦确认用户不幸发生意外身亡、瘫痪等失去正常意志的情况,平台便会将这些存储的信息转交给当事人所指定的联系人。
这个线上遗嘱平台的创始人向记者介绍到,创建这个平台的初衷,是源自去年的新冠疫情期间,尤其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报道大量的感染人群。公司的几个创始人,都有过类似的担心,害怕某天突然感染,甚至去世了。自己身前还有非常多的事情没有交待清楚。要是有一个,合法的,而且能够在在手机上就能够快捷操作的,记录重要的事务,或者制作专业遗嘱的地方就好了。后来大家一查,在国外有很多这样的专业遗嘱平台,因为大家本身都是搞互联网的,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难,于是便着手搞了起来。
在这种特殊的场景下,估计很多人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可能一位父亲会很后悔因为一件小事打了自己的女儿,在那一瞬间非常渴望真诚的道歉,并想说出“爸爸其实很爱你”那句埋藏心底的话;也可能一个年轻人,会突然想到父母培养自己的艰辛付出,如果自己就这样的去了,对父母没有留下的丝毫的安慰,那对父母又是多么无情的打击……所以,在那还有思想反应的瞬间,人们都会迫不及待的需要这样一个情感转达的工具。
但遗憾的是,在国内众多遇难者中,有很多人就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逝去的,而根本没有与家人道别的机会。这样,不但会使当事人的生前财产及生活状况成为无法解开的迷团;同时也必然会有很多未尽的情感难以对家人表达,而留下难以弥补的后事遗憾。
据了解,该平台除了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专业遗嘱外,还针对一些对合法要求不是那么强的内容,提供了“日常重要事务”的服务。比如内心各种愿望,工作上各种合作/债务。对亲人朋友的感恩,对另一半爱人的深情表白。不会让亲人产生纠纷的各类财产,各类账号密码,电脑网络虚拟文件。居住家中的一些物品存放、安排 ...... 等等。都可以采用日常重要事务的形式,进行记录。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
由此,希望这项特别的网络合法遗嘱服务,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可靠而人性化的人生重要信息存储与传递平台,哪怕真的有万一的情况将临在某个人身上,但至少还有这样一种方式来对家人有一个安慰和交待。
目前来看,网络遗嘱属于新生事物,经过研究该平台主要采取的合法形式,一方面是国家去年最新颁发生效的新《民法典》中,关于取消的公证遗嘱最优先的条款,公证遗嘱不再是最有效的遗嘱形式。另一方面,是国家针对自书遗嘱的合法性提高,该平台目前针对专业遗嘱,就是采取的自书遗嘱的形式,符合国家《民法典》中的要求。
最后,该平台针对用户提交的所有内容,采用了这几年最流行的电子证据加密的手段,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符合司法审判的要求。最新《民法典》第六编-第三章-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至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条相关规定。遗嘱形式主要有5种形式:一是自书遗嘱、二是代书遗嘱、三是录音遗嘱、四是口头遗嘱、五是公证遗嘱。该平台目前针对专业遗嘱采取的就是自书+录像遗嘱的形式。并且该平台还做了身份信息认证,保障了是用户本人操作。司法认可度较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赵建国:
无论用户以何种形式将遗嘱保管在这种网络遗嘱保管箱中,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才有效。根据《民法典》规定,自书遗嘱应为用户本人自己书写,而且能够证明是在意识清醒的前提下写的。在该平台上面立遗嘱,是由该平台的专业律师进行指导,用户自己采用自书遗嘱的形式进行,并且全程录音录像。能够证明用户的意识清醒且是本人操作。
微信扫一扫
直接联系社区小伴